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课堂 >> 心理课堂详情

适应发展:在探索中成长

来源/作者:王玥乔 浏览次数:(1143) 发布时间:2020-10-07


来到大学前,同学们对大学生活充满梦想,充满憧憬,充满希望。进入大学后,各种各样的变化扑面而来。同学们面对的可能是梦想与现实碰撞后的慨叹,可能是学习与能力培养冲突导致的焦虑...

学会适应,是新生进入大学后面临的第一个重要课题。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1.为什么要来上大学?


《礼记·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018 年 5 月 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我们来到梦想的大学校园,不仅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谋个人发展前途;更重要的是要立德宏志,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


那么你呢?你是否思考过上大学的意义?是否设想过要怎样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


2.梦想和现实的差距

中学时家长和老师经常说:“上了大学就自由轻松了”上了大学真的很轻松自由吗?中学老师和家长的真正目的,是激励学生在大学之前用功读书。

上大学前,梦想中的大学生活常常是:浪漫的、自由的、轻松的、丰富多彩的、随心所欲的、很少有作业的、有漂亮小姐姐和帅气的小哥哥…

现实中的大学生活,依然可能是:天天上课的、作业繁重的、纪律谨严的、条件有限的、男女比例失调的、甚至还要月考的……

梦想的大学生活犹如肥皂泡,光彩夺目,但经不住现实的风吹和阳光的照耀。

适应是新生的重要课题。步入大学,首先要树立自我教育意识,学会自我管理、自我规划、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


3.大一新生面临的冲突和挑战是什么?

梦想与现实的碰撞。梦想是瑰丽的,现实是骨感的。当梦想照进现实,却发觉现实是那样的平庸与琐碎,幻想和期望变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和失望。

(1)角色错位导致心理失调。中学时期大多数人是学习尖子,老师称赞,自我感觉良好。进入大学后,发现人才荟萃,群星灿烂,不少人在学习上的优势削弱或消失,这种地位的变化和心理落差产生了自我评价失调。

(2)目标间歇导致动力不足。高中时前方都有一盏灯,每个人都奋力前行。进入大学后突然发现,天亮了,一下子找不到灯在哪个方向。还有一些同学想,奋斗了好几年,好好歇歇再说吧,于是丧失了继续奋斗的心劲和动力。

(3)人际交往不良带来心理孤独。进入新的环境,有的新生因缺乏经验技巧不善交往,有的因担心别人轻视自己不愿交往,有的因性格差异不敢交往,有的因性格内向孤僻不会交往等,从而造成人际沟通不畅,内心感到压抑和孤独。

(4)学习与能力培养冲突导致焦虑。学习和能力培养哪个更重要?有的学生把精力专注于学习而忽视了社会能力的发展,有的学生一踏入学校就盲目地参加学生会、学生社团、社会实践,忙于各种兼职而耽误了学习,有不少学生因为找不到学习和能力培养的平衡点而感到苦恼和焦虑。


4.大一新生如何迎接冲突和挑战?

(1)感受冲突,迎接挑战。用心去感受冲突,因为冲突恰恰是你欠缺的地方;用心去拥抱冲突,因为冲突和困扰恰恰是你成长的起点和方向。

(2)面对新环境中那些难以改变的事情(如学校位置和硬件等),要敞开心扉,少抱怨多接纳。

(3)多参与少逃避。对大学中与他人有关的事情,如学校的管理制度,教师新的教学方式和作业要求,同学间的人际关系,班级学院举办的各种活动等,

要多适应,多参与,多投入,多体验。

(4)多规划少放纵。对属于自己的事情,要学会及早规划,认真控制。学会规划生活是一种能力,我能够坚持是一种自我控制。

(5)快乐活在当下。活在当下,做好眼前规划的每一件事情。

(6)积极面向未来。面向未来,心中充满希望和乐观。



如果你在努力过后依然感到很难适应大学的生活,可以到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寻求帮助哦!


     

5.上大学到底应该干什么?

2018 年 5 月 2 日,习近平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给青年学子提出四点希望:

一、是要爱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二、是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三、是要求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

四、是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

每个学生应学好专业知识,拓宽视野,加强社会实践等,培养具有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打好基础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我们的奋斗中梦想成真!


6.大学除了上课外,还能做什么?

(1)我们平常所说的上课是指课程教学,即第一课堂,是依据教材及教学大纲,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依然是学习,因此第一课堂的教学和学习在高校占据核心地位,不能掉以轻心或本末倒置。

(2)除第一课堂外,大学里还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包括各种健康、有意义的课外活动,也包括专业竞赛、研究项目和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是高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是锻炼大学生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等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大学是人生的实验室。在这里,你可以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尝试一切新鲜的东西,释放自己的能力,用实践去检验你大胆、新奇的猜想。


7.上大学都要锻炼什么样的能力?

(1)适应能力。即迅速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包括迅速熟悉环境,迅速领会工作要求,善于与他人合作并和谐相处,能被新的社会群体接纳。

(2)开拓能力。即善于探索新领域,以新的思路进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3)沟通能力。即个体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获得反馈信息的能力。

(4)获取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即选择、判断、综合和分析信息的能力,特别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并迅速得出成果的能力。

(5)现代语言能力。即掌握通用的国内语言和一两门外国语言,以具备在国际、国内进行自由交流的条件。

(6)组织能力。即为完成一项活动而进行的策划、计划、管理等的能力。

(7)实践操作能力。即将理论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现实社会和生产生活的能力。

(8)应变能力。即在纷繁复杂的事物面前作出准确预测并采取行动的能力。

(9)竞争能力。即用尽可能少的代价取得成功的能力。

(10)自我调节能力。即个体能有效地在复杂的环境中进行内部心理调整以达到平衡的能力。

大学生活你准备好了吗?你所有的能力都将在这得到提升,一起迎接丰富多彩又充满挑战的大学生活吧!


8.大学是否一定要参加社团?

大学不仅要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是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培养个人能力的关键时期。

(1)参加社团要为个人发展服务。是否要参加

社团,取决取于你想要发展什么,以及通过现有的社团活动是否能够实现。不要为参加社团而参加社团,或者追随别人参加社团。

(2)了解各个社团的特点和发展水平。大学里社团种类繁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可登录校团委社团部或学院学生会的网站或公众号查阅社团的相关信息介绍、日常活动内容以及影响力等,或者向学长了解社团相关情况。知己知彼,选取适合自己的社团。

(3)慎重选择。参加几个社团要看个人发展的需要,一般来说,参加 1~3 个社团比较合适。如果想要锻炼组织协调能力,校院学生会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想发展兴趣爱好,可参加兴趣类社团;如果想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可参加公益社团,等等。参加社团活动,要做好时间规划,避免与学习时间发生冲

突。

(4)如果学校没有你想参加的社团,或者你想

在某个方面有所发展,可以自己申请创建一个社团。


希望你能有一个好的开始

迎接更好的自己!


友情链接